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五类资产:
- 股票类:股票、股票基金、股份制公司
- 债券类:债券、债券基金、储蓄、银行理财
- 货币类:货币基金、活期储蓄、逆回购
- 房地产类:房子、房地产信托基金
- 人力资产类:一份工作
股票是投资收益最高的,也是风险最大的。如何降低股票类资产的风险,还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答案就是指数基金定投。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型的股票基金,基金只是复制跟随市场指数的波动,不去主动的选择具体的投资标的也就是投资的股票,指数里面是什么股票、比例是多少,那么指数基金就买什么股票也是配置多少比例。
股票基金 | 指数基金 | |
---|---|---|
选股方式: | 主动型 | 被动型 |
谁来选股: | 基金经理 | 追踪的指数 |
特点: | 考验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能力 收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决策 | 完全复制指数 |
A股市场几个最重要的指数:
- 沪深300:上交所和深交所TOP300家大中型企业,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大中型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 中证500:上交所和深交所规模301~800的中小型企业,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 上证50:上交所TOP50大盘企业,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的指数基金的投资渠道可以分为场内和场外,“场”指的是证券交易所。场内交易通常在股票账户内买卖,场外交易通常不需要股票账户,需要在基金公司或者第三方平台进行买卖,如天天基金、支付宝。场内基金在交易时段价格和股票一样是有波动的。场外基金是在当天收盘后的情况来计算当天的净值,不用盯大盘。
定投并不算是特别好的投资策略,但又是很多人不得不去选择的投资方式。
基金定投金额要量力而行,要长时间不能动用,不能影响正常生活。定投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好是发工资第二日,先储蓄然后再去消费才能存下钱。还有就是选择投资标的,指数基金包含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行业指数一般限定在具体的某个行业,宽基指数包含10个以上的成分股,不限制行业。
买指数基金买的是它背后的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上市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这些公司是整个中国股市中表现最好的一批公司。如果里面有公司倒闭、破产了,会被替换成新的未来更有潜力的公司。可以说,买指数基金,买的就是中国国运,赌的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只要中国国家经济正常发展,指数基金长期就会上涨。
市面主流智能定投策略:
估值定投:当低于低估范围的时候,我们开始买入,估值越低买入越多,当估值高于低估范围但低于高估范围的时候,我们停止买入,当估值高于高估范围的时候开始卖出,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指数的低买高卖。怎样判断指数基金是否高估或者低估,每个指数的估值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常用的估值指标是一定的,就是市盈率(PE)、市净率(PB)和股息率等等,市盈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当前的股价除以过去一年的盈利。PE越高说明股价虚高,股票被高估,PE越低说明市场谨慎,股票被低估。每个行业评估PE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行业过去历史PE百分位来进行评估,科技行业估值可以很高,传统行业估值就会偏低。PE百分位就是将历史上每天的PE从小到大排列,然后看当前PE在历史上的排名,那么PE百分位=排名/历史数据总数×100%。
均线定投:均线通常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均线,240天均线称之为年线,是按过去240天交易天当中每天的收盘价格加起来计算一个平均值,把它做一个点位链接起来,就成为一条曲线,就是240天均线。在所有区间当中因为240天均线几乎代表了过去一年交易的平均价格,所以是最具代表性的。如果指数比240天均线高了,说明市场情绪转热了,根据热度逐渐减少定投的资金额,直至卖出止盈,如果指数比均线低了,说明市场变冷了,可以逐步增加定投的份额。我们用均线和指数算出一个比率,用比率的高和低去对应买和卖的时机和金额。
目标定投:如果投资者对10%的收益率比较满意,那么就把10%作为一个目标收益率设置起来,当定投的整体收益超过10%那就无条件的结束定投,不管后面基金还有多大的涨幅。
每种策略都有自身局限性,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